絲肯樂FAQ常見問題

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其特點為自覺劇烈搔癢,對稱分佈,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濕疹按病程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 
(1)急性濕疹:發病急,常呈對稱分佈,以頭面、四肢和外陰部。在病程發展中為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結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現,但常有2-3種皮疹同時並存或在某一階段以某型皮疹為主。常因劇烈瘙癢而經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炎癥、癥狀減輕後,皮疹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但搔抓後仍出現糜爛。
(3)慢性濕疹:多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演變而成,或開始即呈現慢性炎癥。患處皮膚浸潤增厚,變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持久不癒時,皮損紋變粗大,表現乾燥而易發         生皸裂。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外陰、肛門等處 。

成因:
(1)遺傳因素某些類型的濕疹與遺傳有密切的關系。
(2)環境因素很多研究證實環境因素是濕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環境包括群體環境與個體環境,人類的群體環境 指室外大範圍的空氣、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積的致敏粉植被等。個體小環境是指個體的生活環境,由於人們的生 活約2/3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個體小環境對濕疹的影響更加密切。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是指日益增多和複雜的環境性變應原,包括:
•人造織物、人造皮革、與衣著有關的印染劑、漂白劑、光亮劑、防蛀劑、防黴劑、堅挺劑等現代衣著的環境性變應原。
•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反季食品,用於食品生產的化肥、農藥、人工飼料、飼料添加劑,用於食品加工的防腐劑、抗氧化劑、香料、色素、催熟劑、增稠劑等,現代飲食環境性變應原。
 人造建築構件、化學塗料、塑料製品、橡膠製品、人造纖維、膠合劑、防水劑、家用及辦公室電子器材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居室清潔劑、殺蟲劑等現代居住中的環境變應原。
•化學燃料燃燒所產生的氣體,製造汽車,舟船,飛機的材料,道路的瀝青路面,馬路旁綠化植物的花粉等現代交通的環境性變應原。
•洗滌劑工廠中製造洗滌劑所有的酶制劑,塑料工廠的甲苯二異氰酸酯,橡膠工廠的乳膠,製藥廠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學原料等現代職業的環境變應原。
•使用化妝品的環境性變應原。
•飼養寵物如貓、鸚鵡等環境變應原。

當人體長期生活在這種不良環境因素影響之下時,可導致免疫功能失調,最終造成對環境的變態反應,從而引起濕疹。
(3)感染因素某些濕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 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黴、分枝孢黴、點青黴、煙曲黴、鐮刀黴、產黃青黴、黑曲黴及黑根黴等。  
(4)飲食因素人類的食物品種極多,一般可分為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在食物中還經常應用一些化學合成的原料如糖精  、醋酸、枸櫞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產生。據文獻報導,在我國容易引起變態反應的食物主要有: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海產類食物,如蔥、蒜、洋蔥、羊肉等。  
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薑等。
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蔥、生蒜、生西紅柿,生食的某些殼類果實,如杏仁、栗子、核桃。
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蘿、桂圓、芒果、草莓等。
某些富含細菌的食品,如死魚、死蝦、死螃蟹以及不新鮮的肉類。
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
某些富含蛋白質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類、魷魚、烏賊等。
種子類食品,如各種豆類、花生、芝麻等。
可以分離出組織胺物質食品,在香蕉、菠蘿、茄子、葡萄酒、酵母、雞肝臟、牛肉、香腸。
(5)藥物因素        藥物因素是某些濕疹,尤其是濕疹型藥疹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來說任何藥物均有引起濕疹性藥疹的可能性,濕疹型藥疹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般均發生於多次藥物接觸後,而絕少發生於首次接觸者,首次發病均有潛伏期,一般至少經1周左右,而再次發病則無潛伏期,可以即刻發病,但濕疹型藥疹患者僅見於少數用藥患者。(6)其他因素濕疹的產生還可由苦悶、疲勞、抑鬱、憂慮、緊張、情緒激 動、失眠等神經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線、寒冷、潮濕、乾燥、摩擦等氣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腸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因素皆是濕疹發生的原因。

濕疹的種類
一、嬰幼兒濕疹嬰兒濕疹中醫稱奶癬。通常在出生後第二或第三個月開始發生。好發於顏面及皮膚皺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減輕至痊癒。但也有少數病例繼續發展至兒童期甚至成人期。
滲出型濕疹:常見於肥胖型嬰兒,初起於兩頰,發生紅斑、丘疹、丘皰疹,常因劇癢搔抓而顯露有多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嚴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
乾燥型濕疹:多見於瘦弱的嬰兒。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表現為潮紅、脫屑、丘疹,但無明顯滲出。呈慢性時也可輕度浸潤肥厚,有皸裂、抓痕或結血痂。常因陣發性劇烈搔癢而引起嬰兒哭鬧和睡眠不安。
 脂溢性濕疹 :濕疹表現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後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不易除去,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
口周濕疹:一般見於嬰幼兒,口唇周圍有炎性鱗狀皮膚,口唇皸裂、疼痛。
二、小兒濕疹
是一種兒童過敏性皮膚病。兒童皮膚發育尚不健全,最外層表皮的角質層很薄,毛細血管網豐富,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豐富,故容易發生過敏濕疹反應。
三、不同部位濕疹乳房濕疹:多見於哺乳婦女,乳暈濕潤、糜爛、結痂,時間 稍久可增厚,發生皸裂,餵奶時疼痛。長期不癒。皮下有硬結者,應考慮併發濕疹樣癌的可能。所以,對乳房濕疹應提高警惕,及時檢查。
(2)陰囊濕疹:急性者有腫脹、流水、結痂。慢性者則增厚、苔癬化,甚癢並易復發。常與局部多汗,外陰刺激、神經內分泌障礙、慢性前列腺炎等有關。
(3)女陰濕疹:多見大小陰唇及附近皮膚紅腫、糜爛及慢性增厚,劇癢。常與黴菌性陰道炎、白帶增多及內分泌紊亂有關。
(4)肛門濕疹:肛門周圍濕疹急性期紅腫、糜爛,慢性期呈浸 潤、肥厚,甚至發生皸裂。奇癢且痛,特別是在便後更加明顯。由於經常搔抓,皮膚可變厚或變薄,萎縮發亮。兒童肛門濕疹多與蟯蟲有關,成人多與痔瘡、多汗有關。
(5)手部濕疹:發生於手掌部易浸潤增厚,過度角化形成皸裂。手指端濕疹常反復發生水皰、結痂、增厚、脫屑,累及甲床部可影響指甲發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觸         水、 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濕疹加重。
(6)腿腳部濕疹:好發脛前及踝部,常由於下肢靜脈曲張或外傷引起。結痂、增厚、苔蘚化,也可呈糜爛、流水,易繼發感染或形成潰瘍,頑固難治。 
(7)眼瞼濕疹:起初眼瞼皮膚紅腫,局部見大量血疹、水泡、糜爛、結痂。當繼發感染時則形成膿皰。脫痂而痊癒。範圍亦可擴大至面部、額部等。 (8)耳濕疹:多發生在耳後皺摺處,表現為紅斑、滲出,有皸裂及結痂,有時帶脂溢性。常兩側對稱。 
(9)外耳濕疹:可在嬰幼兒耳廓前後的皮膚、耳廓後溝或耳周皮膚上發現很小的斑點狀紅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有時 會表現為丘疹、水皰等。
日常保健方法
(1)有過敏體質的人,除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盡量避免接觸容易引 起過敏的物質外,還應加強身體鍛煉,以改善過敏體質。
(2) 禁食酒類、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魚蝦等易於致敏和不消化的食物,注意觀察飲食與發病的關係。
(3)注意皮膚衛生,過敏性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肥皂清洗皮膚、搔抓、日曬等不任用刺激性止癢藥物,盡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4)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 

(5)衣著宜寬鬆,以減少摩擦刺激,衣服材質勿使用化學纖維及毛織品等易刺激皮膚的質料。

快加入LINE官方帳號,提供線上一對一即時諮詢服務!

免費線上諮詢